更新时间:2022/12/13 15:59:59 点击次数
一、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、网络和短信方式,编造虚假信息,设置骗局,对受害人实施远程、非接触式诈骗,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,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、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,如冒充公检法、商家公司厂家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、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,伪造和冒充招工、刷单、贷款、手机定位和招嫖等形式进行诈骗。 二、电信诈骗的特点 1. 作案手法变化快。 犯罪分子作案手法翻新层出,千方百计编造各种虚假事实进行诈骗犯罪,从最初的“中奖、消费”虚假信息,发展到“绑架勒索”、“电话欠费”等虚构事实诈骗,甚至冒充电信工作人员、公安民警诈骗,欺骗性非常大,识别很困难,没有接收过诈骗信息的群众非常容易上当受骗。 2. 社会危害相对较大。 一些群众多年的积蓄一夜之间被犯罪分子骗取,思想包袱很大,个别群众因被骗厌世轻生自杀,给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。 3. 受害群体不特定。 通过梳理分析,受害群体按职业分,有在校学生、个体老板、下岗工人、打工人员、农民;按年龄段分,青年人、中年人和老年人均占一定比例。 4. 侦办难度大。 由于电信诈骗犯罪往往是跨地区甚至是跨境作案,涉案资金账户和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,地区协作成本高、破案难度大。另外,此类犯罪涉及互联网、电信、计算机等多个领域,加之银行具有开户方便、销户方便、转账方便、取款方便等功能优势,犯罪分子转移赃款便捷迅速,证据固定难度大,追回赃款的可能性小,都加大了此类案件的侦办难度。 三、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 1.冒充国家新政策 诈骗短信声称自己是银行官方客服短信,说根据国家新出台的政策,必须进行实名补录。如果手机用户登录短信中的诈骗链接,并按照要求进行所谓的“实名补录”,那么将会被自动扣款,多则上万元。 2.冒充身份 该诈骗方式主要是,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收集用户信息,伪造社会资料仿冒他人,巧用借口骗取钱财。最常见的是在QQ或者微信上冒充亲友,编造各种理由借钱、转账。这类诈骗中,还有就是冒充公检法人员,通过电话联系用户并谎称是公职人员,恐吓用户涉嫌重大刑事案件,致其失去理智陷入恐慌,并要求提供银行财产情况。 3. 虚假金融理财、金融信贷诈骗 这类诈骗手段,主要是骗子通常以高额的理财回报为诱饵,或通过虚假办理信贷类金融产品,进而实施诈骗。比较常见的案例有:信贷诈骗、推股诈骗、高收益投资欺诈。骗子收钱的方式大致为诱骗受害人去钓鱼网站或者直接转账。 4.“连环计” 诈骗分子掌握用户个人信息或银行卡卡号和密码之后,登录网上银行,但诈骗分子无法将钱转出,于是就购买了如“贵金属”等理财产品,并发送短信称,储蓄账户上有若干金额被转移到了理财账户上。用户一旦通过银行官方查询到短信内容属实后,很容易上当受骗,向骗子透露出自己的手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5.冒充银行客服骗取卡号信息 诈骗分子模拟“9XXXX”银行官方客服来电,称帮助用户提高信用卡消费额度。如果用户上当,则会被通过电话骗走信用卡卡号、有效期、卡片背面三位数卡片安全码等信息,犯罪分子不用转走现金,只要完成一笔信用消费就可骗走钱财 6.高薪网络招工兼职、刷单诈骗 这类诈骗,骗子以提供工作轻松且高薪报酬职位,要求应聘者前往指定地点面试。当受害人到达指定地点再次拨打电话联系时,诈骗分子不露面,声称受害人已通过面试,只需要向指定账户汇入一定的培训、服装、入职押解等费用后即可开始上班。步步设套,骗取钱财。 7.征婚、交友、求子诈骗 这类诈骗,骗子主要利用社交软件附近人查找功能,伪装成“白富美”“高富帅”骗取对方感情和信任后,以资金紧张、家人有难、朋友圈爱心传递为由骗取钱财。 8.虚假中奖类诈骗 虚假中奖诈骗是骗子借助网络、短信、电话、邮箱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。以巨额奖金为诱饵,继而以收取手续费、保证金、油资、税费等才能得到奖品实施连环诈骗,诱骗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款转账。 9.低价海外代购正品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假网站,以价格非常优惠为诱饵,低价“海外代购”,等受害人付了代购款后,又以“商品被海关扣下,要加缴关税”等类似理由要求加付“关税”。遭遇这类诈骗的,轻者钱去货空,骗子卷走商品款后被拉黑;重者还被购物网站的“伪客服”称店铺缺货要退款为由,骗取银行卡号及动态密码等信息。 10.散布虚假内部消息入会即可挣钱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互联网发布虚构信息,“内幕消息”“涨停股”“短线黑马”等诱人字眼,实行会员制,通过注册会员,预测中奖号码,收取会员费、保证金、税金等实施诈骗。 四、如何识别防范电信诈骗 一、电话诈骗的共同规律 转账汇款 账号密码 银行卡密码 手机验证码 公安机关破获的诈骗案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,诈骗分子无论花言巧语,手法如何翻新,最后都要落到一个点上,就是要钱。所以在此要提醒广大群众,千万不要轻信那种来历不明的电话、短信,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银行卡的信息,如果有疑问的话,要及时打电话给公安机关,哪怕向你的亲友、记者以及比较有见识的人询问一下、核实一下。 1.手机短信内的链接别乱点点。 虽然手机短信中也有银行、电商等机构发来的安全链接,但是不是所有的用户都能通过短信号码、短信内容、链接形式等辨别链接的安全性。所以,建议用户要深思熟虑及多方查证后再点,以免木马中毒或被诱骗至非法网站。 2.凡是索要“短信验证码”的全是骗子。 支付宝、银行及其他机构发来的”短信验证码“都是极为隐私重要的信息,通常只有几分钟的有效期,所以不得向任何陌生人或机构透露该信息。千万不要轻信那种来历不明的电话、短信,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银行卡的信息,绝对不要相信“天上会掉馅儿饼”。如有疑问,可向亲友、记者、专业人士或见识广的人询问、核实一下,也可给公安机关打电话咨询。 3.不轻信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,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、花言巧语,都不要轻易相信,要及时挂掉电话,不回复手机短信,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。 4.不透露 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,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。无论什么情况,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、存款、银行卡等情况。如有疑问,可拨打110求助咨询,或向亲戚、朋友、同事核实。 5.不信“接的”,相信“打的” 为了防止遇上诈骗分子模拟银行等客服号码行骗,遇上不明来电可选择挂断后,再主动拨打相关电话(切勿使用回拨功能),这样可以保证号码的准确性。 6.不转账 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,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,绝不向陌生人汇款、转账;单位财务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等,在汇款、转账前,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账户,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。 7.要及时报案,谨防钓鱼网站 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,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,可直接拨打110,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,以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,不可轻易信任那些看上去与官方网站长得一模一样的钓鱼网站,可能被直接骗走钱财,所以在登录银行等重要网站时,养成核实网站域名、网址的习惯。 五、补救措施 1、一旦汇款后发现自己被骗了,请第一时间冻结诈骗账号,阻止对方将钱转移,并为警方破案提供时间: (1)电话银行冻结止付:即拨打该诈骗账号归属银行的客服电话,根据语音提示输入该诈骗账号,然后重复输错5次密码,就能使该账号冻结,时限24小时,该操作仅限制嫌疑人的电话银行转账功能。 (2)网上银行冻结止付:即登陆该诈骗账号归属银行的网址,进入网上银行界面输入该诈骗账号,然后重复输错5次密码,就能使该账号冻结,时限24小时,该操作仅限制嫌疑人的网上银行转账功能;如果被骗的钱较多,一定要在次日凌晨重复上述两项操作,则可继续冻结24小时。 2、如果自己的银行卡号、密码等信息已经被嫌疑人获取,请第一时间到对应银行冻结自己的银行卡,阻止嫌疑人继续转账、提款。 3、及时拨打110报警,向警方提供调查信息。
一、什么是电信诈骗
电信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、网络和短信方式,编造虚假信息,设置骗局,对受害人实施远程、非接触式诈骗,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,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、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,如冒充公检法、商家公司厂家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、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,伪造和冒充招工、刷单、贷款、手机定位和招嫖等形式进行诈骗。
二、电信诈骗的特点
1. 作案手法变化快。
犯罪分子作案手法翻新层出,千方百计编造各种虚假事实进行诈骗犯罪,从最初的“中奖、消费”虚假信息,发展到“绑架勒索”、“电话欠费”等虚构事实诈骗,甚至冒充电信工作人员、公安民警诈骗,欺骗性非常大,识别很困难,没有接收过诈骗信息的群众非常容易上当受骗。
2. 社会危害相对较大。
一些群众多年的积蓄一夜之间被犯罪分子骗取,思想包袱很大,个别群众因被骗厌世轻生自杀,给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。
3. 受害群体不特定。
通过梳理分析,受害群体按职业分,有在校学生、个体老板、下岗工人、打工人员、农民;按年龄段分,青年人、中年人和老年人均占一定比例。
4. 侦办难度大。
由于电信诈骗犯罪往往是跨地区甚至是跨境作案,涉案资金账户和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,地区协作成本高、破案难度大。另外,此类犯罪涉及互联网、电信、计算机等多个领域,加之银行具有开户方便、销户方便、转账方便、取款方便等功能优势,犯罪分子转移赃款便捷迅速,证据固定难度大,追回赃款的可能性小,都加大了此类案件的侦办难度。
三、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
1.冒充国家新政策
诈骗短信声称自己是银行官方客服短信,说根据国家新出台的政策,必须进行实名补录。如果手机用户登录短信中的诈骗链接,并按照要求进行所谓的“实名补录”,那么将会被自动扣款,多则上万元。
2.冒充身份
该诈骗方式主要是,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收集用户信息,伪造社会资料仿冒他人,巧用借口骗取钱财。最常见的是在QQ或者微信上冒充亲友,编造各种理由借钱、转账。这类诈骗中,还有就是冒充公检法人员,通过电话联系用户并谎称是公职人员,恐吓用户涉嫌重大刑事案件,致其失去理智陷入恐慌,并要求提供银行财产情况。
3. 虚假金融理财、金融信贷诈骗
这类诈骗手段,主要是骗子通常以高额的理财回报为诱饵,或通过虚假办理信贷类金融产品,进而实施诈骗。比较常见的案例有:信贷诈骗、推股诈骗、高收益投资欺诈。骗子收钱的方式大致为诱骗受害人去钓鱼网站或者直接转账。
4.“连环计”
诈骗分子掌握用户个人信息或银行卡卡号和密码之后,登录网上银行,但诈骗分子无法将钱转出,于是就购买了如“贵金属”等理财产品,并发送短信称,储蓄账户上有若干金额被转移到了理财账户上。用户一旦通过银行官方查询到短信内容属实后,很容易上当受骗,向骗子透露出自己的手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
5.冒充银行客服骗取卡号信息
诈骗分子模拟“9XXXX”银行官方客服来电,称帮助用户提高信用卡消费额度。如果用户上当,则会被通过电话骗走信用卡卡号、有效期、卡片背面三位数卡片安全码等信息,犯罪分子不用转走现金,只要完成一笔信用消费就可骗走钱财
6.高薪网络招工兼职、刷单诈骗
这类诈骗,骗子以提供工作轻松且高薪报酬职位,要求应聘者前往指定地点面试。当受害人到达指定地点再次拨打电话联系时,诈骗分子不露面,声称受害人已通过面试,只需要向指定账户汇入一定的培训、服装、入职押解等费用后即可开始上班。步步设套,骗取钱财。
7.征婚、交友、求子诈骗
这类诈骗,骗子主要利用社交软件附近人查找功能,伪装成“白富美”“高富帅”骗取对方感情和信任后,以资金紧张、家人有难、朋友圈爱心传递为由骗取钱财。
8.虚假中奖类诈骗
虚假中奖诈骗是骗子借助网络、短信、电话、邮箱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。以巨额奖金为诱饵,继而以收取手续费、保证金、油资、税费等才能得到奖品实施连环诈骗,诱骗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款转账。
9.低价海外代购正品诈骗
诈骗分子通过假网站,以价格非常优惠为诱饵,低价“海外代购”,等受害人付了代购款后,又以“商品被海关扣下,要加缴关税”等类似理由要求加付“关税”。遭遇这类诈骗的,轻者钱去货空,骗子卷走商品款后被拉黑;重者还被购物网站的“伪客服”称店铺缺货要退款为由,骗取银行卡号及动态密码等信息。
10.散布虚假内部消息入会即可挣钱诈骗
诈骗分子通过互联网发布虚构信息,“内幕消息”“涨停股”“短线黑马”等诱人字眼,实行会员制,通过注册会员,预测中奖号码,收取会员费、保证金、税金等实施诈骗。
四、如何识别防范电信诈骗
一、电话诈骗的共同规律
转账汇款 账号密码
银行卡密码 手机验证码
公安机关破获的诈骗案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,诈骗分子无论花言巧语,手法如何翻新,最后都要落到一个点上,就是要钱。所以在此要提醒广大群众,千万不要轻信那种来历不明的电话、短信,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银行卡的信息,如果有疑问的话,要及时打电话给公安机关,哪怕向你的亲友、记者以及比较有见识的人询问一下、核实一下。
1.手机短信内的链接别乱点点。
虽然手机短信中也有银行、电商等机构发来的安全链接,但是不是所有的用户都能通过短信号码、短信内容、链接形式等辨别链接的安全性。所以,建议用户要深思熟虑及多方查证后再点,以免木马中毒或被诱骗至非法网站。
2.凡是索要“短信验证码”的全是骗子。
支付宝、银行及其他机构发来的”短信验证码“都是极为隐私重要的信息,通常只有几分钟的有效期,所以不得向任何陌生人或机构透露该信息。千万不要轻信那种来历不明的电话、短信,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银行卡的信息,绝对不要相信“天上会掉馅儿饼”。如有疑问,可向亲友、记者、专业人士或见识广的人询问、核实一下,也可给公安机关打电话咨询。
3.不轻信
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,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、花言巧语,都不要轻易相信,要及时挂掉电话,不回复手机短信,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。
4.不透露
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,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。无论什么情况,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、存款、银行卡等情况。如有疑问,可拨打110求助咨询,或向亲戚、朋友、同事核实。
5.不信“接的”,相信“打的”
为了防止遇上诈骗分子模拟银行等客服号码行骗,遇上不明来电可选择挂断后,再主动拨打相关电话(切勿使用回拨功能),这样可以保证号码的准确性。
6.不转账
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,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,绝不向陌生人汇款、转账;单位财务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等,在汇款、转账前,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账户,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。
7.要及时报案,谨防钓鱼网站
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,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,可直接拨打110,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,以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,不可轻易信任那些看上去与官方网站长得一模一样的钓鱼网站,可能被直接骗走钱财,所以在登录银行等重要网站时,养成核实网站域名、网址的习惯。
五、补救措施
1、一旦汇款后发现自己被骗了,请第一时间冻结诈骗账号,阻止对方将钱转移,并为警方破案提供时间:
(1)电话银行冻结止付:即拨打该诈骗账号归属银行的客服电话,根据语音提示输入该诈骗账号,然后重复输错5次密码,就能使该账号冻结,时限24小时,该操作仅限制嫌疑人的电话银行转账功能。
(2)网上银行冻结止付:即登陆该诈骗账号归属银行的网址,进入网上银行界面输入该诈骗账号,然后重复输错5次密码,就能使该账号冻结,时限24小时,该操作仅限制嫌疑人的网上银行转账功能;如果被骗的钱较多,一定要在次日凌晨重复上述两项操作,则可继续冻结24小时。
2、如果自己的银行卡号、密码等信息已经被嫌疑人获取,请第一时间到对应银行冻结自己的银行卡,阻止嫌疑人继续转账、提款。
3、及时拨打110报警,向警方提供调查信息。